挑衅大明的后果:王氏高丽覆灭,李氏朝鲜建立

2024-05-02 2268

转发自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至正十一年(1351年)十月,王氏高丽忠定王的尹氏外戚势力与亲元势力矛盾激化,引起元朝的不满,藩属国驱逐宗主国势力这还了得?

李氏朝鲜服饰

于是元顺帝派人废黜了忠定王,改立在元朝当质子的王祺为新的高丽国王,是为恭愍王。

恭愍王是忠肃王王焘次子,也是忠惠王王祯的胞弟,十二岁就入元朝当质子,成为元朝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伴读,更娶了元朝魏王孛罗帖木儿之女承懿公主为妻,妥妥的元朝自己人。



恭愍王和承懿公主

因而元顺帝扶持他为新君,以加深元朝对王氏高丽的统治。

此时的王氏高丽建国已经四百余年,外被宗主国元朝左右,内有各种跋扈的权门势族,土地兼并也日益严重,恭愍王虽然成为新的国王,但根本没啥威望,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破屋子。

显然,恭愍王不想这个破屋子在他手上倒塌,他想挽回王氏高丽的颓势,振兴祖宗的江山。

初期的恭愍王是铁杆的亲元党,认为依靠亲元势力可以完成改革,但没想到权门贵族势力这么强,改革没成功,反而引起了叛乱。

至正十二年(1352年)秋冬,判三司事赵日新以清君侧为名杀死元顺帝奇皇后的哥哥奇辕,又挟制了恭愍王,自任右政丞,图谋掌权。

刚刚登基的恭愍王哪里看过这阵势?被吓得不知所措,好在元朝征东行省任员外郎李仁复站了出来,设计诛杀了赵日新,这才平息了这次叛乱。

而后元朝也派宗正府常判梁烈帖木儿、吏部尚书不花帖木儿来审问此案,尽诛赵日新余党。



恭愍王,可见王氏高丽服饰收到宋朝影响很大

赵日新之乱后,王氏高丽亲元势力更加强大,恭愍王也愈发对元朝更加恭敬,然而此时的元朝自己也面临生死危机——农民起义爆发了!

至正十四年(1354年),元朝派人到高丽征兵助剿张士诚,恭愍王派了两千士兵助阵,但这次征讨元顺帝临阵贬斥主帅脱脱,征讨失败,也让恭愍王看出元朝外强中干的底细。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想摆脱元朝的控制,恢复王氏高丽自主,但首先就得清除国内亲元势力。

至正十六年(1356年)五月十八日,恭愍王在宫中设宴,邀请亲元势力代表奇辙、权谦、卢頙等大臣赴宴,推杯换盏之际,出动禁卫杀了他们,并且捕杀三家亲族同党。

这相当于与元朝决裂了,而恭愍王一不做二不休,废除了元朝设立的东行省理问所,更停用了至正年号,恢复高丽旧制。

不仅如此,恭愍王还趁着元朝镇压起义的空档,命印珰、姜仲卿带领大军越过鸭绿江,扫荡元朝辽东地区,略的不少土地,势力一直向北推进。

元朝当宗主国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藩属国抢自己地盘的事情,元朝虽然势弱,但也不是小小的王氏高丽可以拂须的,立马派人责问,并且扬言派大军征讨。

恭愍王倒也光棍,也知道元朝不过色厉内荏而已,更不会派大军围剿自己,现在亲元势力覆灭,土地也得到了,见好就收,于是拿印珰背锅,献上印珰人头,声称这一切都是他所为,这才得到了元顺帝的谅解。

这其实是恭愍王的缓兵之计,一方面上表谢罪,一方面继续侵占辽东领土,野心勃勃,就是趁着元朝内乱分一杯羹。



恭愍王北进之地

但元朝内部不好过,王氏高丽也不咋地,都是王朝末期,该有的问题一个不少,比如土地兼并、饥荒和倭寇,当然最大的外患就是红巾军的侵袭。

虽然王氏高丽内部没有起义,但红巾军起义不仅搅得元朝天翻地覆,更是多次北伐征讨王氏高丽。

毕竟王氏高丽当了元朝这么多年藩属国,哪怕恭愍王已经开始切割,但在红巾军眼里,王氏高丽依旧是元朝一系的人,立马派人传檄。

一开始恭愍王没把他们当回事,但没想到红巾军将领毛居敬带领四万大军直接东征高丽,一路畅通无阻,吓得恭愍王也差点跑路。

而后红巾军又多次征讨,一度攻陷了都城开京,恭愍王这次真的跑路了,一路跑到南边,要不是安祐、李芳实、李成桂等人奋战,王氏高丽说不定就此结束了。

也因此,红巾军东征后,恭愍王意识到元朝这个大腿不能抛弃,立即开始走亲元之路,派人出使元朝,宣布恢复元朝的征东行省以及至正年号。



征东行省

但此前恭愍王的所作所为早已引起元顺帝的不满,加上恭愍王诛杀了奇皇后的兄弟,一番枕头风下,元顺帝直接废黜恭愍王,立他叔叔德兴君为新的高丽国王。

恭愍王是想抱大腿的,不是让元朝废了自己的,自然不遵元顺帝诏令。

眼见恭愍王再次出尔反尔,元顺帝忍不了了,立即派元军护送德兴君继位,结果被李成桂击败,军事上没打过,元朝干脆不管了。

恭愍王暂时摆脱了被废黜的危机,但国内亲元势力和反元势力的不断斗争,让他的一干亲信先后被杀,而武将势力却不断抬头,成为新的势力。

为此恭愍王利用权臣辛旽,借此削弱武将势力,而此时中原最后的胜出者出来了。

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顺帝北逃,但北元势力依旧不可小觑。

为此朱元璋遣使王氏高丽,拉拢恭愍王作为自己征讨北元的助力。



朱元璋遣使王氏高丽,拉拢恭愍王作为自己征讨北元的助力

恭愍王本来就和元朝关系降至冰点,也急需休养生息,就顺水推舟,接受了明朝的册封,改用洪武年号,关系似乎步入了正轨。

但此时明朝和王氏高丽虽然有宗主国和藩属国之名,却无宗主国和藩属国之实。

毕竟王氏高丽依旧图谋辽东之地,加上辽东地区北元势力的依旧存在,不稳定的局势成为明朝和王氏高丽最不稳定的因素。

洪武五年(1372年),明军三路北伐,却以惨败收场,引起王氏高丽内部亲元势力的抬头。

次年二月,北元派遣波都帖木儿和于山不花作为使者来到高丽,并带来北元的拉拢的诏书:

顷因兵乱,播迁于北,今以扩廓帖木儿为相,几于中兴。王亦世祖之孙也,宜助力复正天下——《高丽史》

一开始,恭愍王打算直接杀了这两个使者的,但遭到群臣的极力反对,最终放还二人。

而从这个地方可以明显看出,哪怕恭愍王屡次打击亲元势力,谋求王氏高丽更加自主的地位,但内部亲元势力仍旧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恰好明军惨败,亲元势力开始谋求掌控朝政,况且这个时候,朱元璋开始进一步经略辽东,打击北元势力。

而辽东早已被王氏高丽视为囊中之物,朱元璋的经略加剧了双方的冲突,进而激化了国内亲明势力与亲元势力之间的矛盾。

洪武七年(1374年),恭愍王被弑杀,亲元势力拥立恭愍王的儿子王禑继位,彻底倒向了北元,废弃洪武年号,改用北元宣光年号。

此后北元和王氏高丽关系密切,多次派遣使者互通有无,甚至联合起来进攻明朝。

至于朱元璋,现在没空搭理王氏高丽,他正忙着派人进攻北元的辽东守将纳哈出呢。



纳哈出后梁被封为海西侯

洪武二十年(1387年),纳哈出投降,辽东尽归大明,为了巩固大明边防,朱元璋打算在辽东设立铁岭卫,双方矛盾彻底激化。

此时王氏高丽经过数代的北进,和中原王朝的边界早已不是当初的大同江了,而是接近鸭绿江、图们江流域,几乎占领了元朝整个征东行省的领土。

而朱元璋设立铁岭卫,相当于夺回王氏高丽这些年的努力,王氏高丽想要故技重演,明面臣服,暗中出兵掠夺。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王禑在门下侍中崔莹的建议下,组建了四万大军,以曹敏修为左军都统使,李成桂为右军都统使,进攻明朝辽东地区。

李成桂是王氏高丽后期仅有的几位大将之一,在征讨倭寇、抵御红巾军和元军进攻的时候多次立下战功,成为王氏高丽的实权派武将之一。

别看李成桂功勋卓著,但他并非只是一个莽夫,对当时的局势有着清晰的认识。



李成桂

虽然一度击败元军,但彼时的元朝日薄西山,国内派系纷争众多,无法尽力征讨而已,更别说现在势微的北元了。

而明朝作为新兴王朝,其凝聚力和战斗力远超元末,王氏高丽作为藩属国,国弱民疲,当初背弃明朝投靠北元已经不明智了,如今却还妄想和明朝争夺土地,这是亡国之举。

于是李成桂以“前有大川,因雨水涨”等理由建议班师,却遭到崔莹和王禑的拒绝。

没办法了,李成桂只能先迫使曹敏修同意自己的意见,然后从威化岛撤军,依靠实权废黜了王禑,将其流放黄丽府,与曹敏修一起立其子王昌为王,朝政大权皆由李成桂掌握。

作为一个亲明派,他很快抛弃了北元,臣服于明朝,而他也一步一步积累实力,为改朝换代做准备。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李成桂在众人的拥戴下,即位为王。

李成桂改朝换代,非常迫切希望得到明朝的承认,然而朱元璋对他却十分的冷淡,毕竟此前王氏高丽的反反复复加上和明朝的领土争端,让他久久不能忘怀。

更何况李成桂此举,在朱元璋眼里就是犯上作乱,是他不能容忍的。

好在李成桂对明朝相当恭敬,朱元璋也不能无视,因而在李成桂上书请求国号的时候,朱元璋不冷不淡的回应了:

高丽前者差人来奏本国情由,今览来辞,不过前日之事。然我中国纲常所在,列圣相传,守而不易。高丽限山隔海,天造东夷,非我中国所治。尔礼部回文书,声教自由,果能顺天意、合人心,以妥东夷之民,不生边衅,则使命往来,实彼国之福也。文书到日,国更何号,星驰来报——《朝鲜太祖康献大王实录》

最终在李成桂提交的“朝鲜”和“和宁”中,朱元璋选择了“朝鲜”,而李成桂的王朝也就是日后的李氏朝鲜。



朱元璋

但即便如此,朱元璋始终不怎么待见李成桂,也不肯册封李成桂为国王,导致李成桂在和明朝往来的时候,只能使用“权知高丽国事”、“权知朝鲜国事”这两个称谓。

直到建文帝时期才册封,不过此时的李成桂早已被儿子赶下台。

换句话说,李成桂至死都没得到明朝的册封,可见朱元璋对此前王氏高丽的反反复复和挑衅时多么不满。

参考资料:

《高丽史》

《朝鲜太祖康献大王实录》
评论列表 (1)
  • 吐鲁番俊男 2024-05-02 17:59:42
    评论 1
    朱元璋出卖割让了朝鲜,朝鲜人没费一兵一卒,从此蔑视明朝
返回
发新帖
楼主前期主贴
  古代的井田制,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这是奴隶制的美好幻想?
  董卓掌权之后,为何要迁都长安?他难道真的是被孙坚打怕了吗?
  东汉末年的乱世,到底因何而起?为啥英雄辈出却迟迟不能统一?
  汉灵帝到底有多昏庸?逼迫官员花钱买官,自己开裸游聚会!
  十六国时期的苻坚,为何被称作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帝王?
  古代的二十四史当中,为何前四史地位最高?前四史有何特殊之处?
  韩信早年曾经投奔项羽,为何却没有被项羽重用?反倒投奔了刘邦?
  妹妹努力上进,哥哥却一直拖后腿怎么办?建议看一下粱妠的故事!
  汉顺帝在位时期,到底都做了啥?为啥说他差点就带着东汉中兴了?
  汉献帝的童年有多惨?为什么说汉献帝能当上皇帝,根本就是巧合?
  历史上真实的三英战吕布,到底是怎么回事?刘关张为啥不讲武德?
  刘备的老师有多牛?为啥后来曹操路过他家,都得派人去给他扫墓?
  教科书上一笔带过的义和团运动,远比你想象的水要深
  清朝有多狠?为了削弱蒙古的战争潜力,出家、盘剥,无所不用其极
  摆烂的宋高宗:为啥要禅位?不是皇帝不香,而是太上皇更有性价比
  尊金朝为正统?还是尊宋朝为正统?清朝居然为此争论了上百年
  卒灭强吴,冠绝诸侯,越国的巅峰期,为何只有十年?
  唐宣宗李忱:在位十三年,“小太宗”之名,实在是言过其实
  陈文帝陈蒨:南朝最冷门的明君,没有他,南陈可能早就崩溃了
  唐朝宗室制度有多严格?不管是谁,出了五服,就自谋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