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钱学森先生,享誉全球的顶级科学家,是世界众多国家眼里的香饽饽。
但自从他1955年毅然从美回国后,世界各国便因爱生恨,从惦记变成了憎恨。
这之中美苏自然最盛,为了防止中国的快速崛起,他们各自派了不少特务专门对钱学森实行暗杀工作。
然而,做为中国重要的核武器研究人员之一,我们自然对钱学森先生实行着密不透风的保卫工作。
这些都让大多外国特务无功而返,十几年间找不到任何下手的机会。

但是,这世上从来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即使我国的工作再谨慎,随着时间推移总会露出破绽。
1964年,一则关于钱学森先生被特务投毒,险些丧命的消息瞬间震惊了整个中央,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视。
这之后为了保护钱学森先生的安全,毛主席特地破例批准了一条特殊待遇。
那么,这条特殊待遇到底是什么?而钱学森先生被投毒的经历又是怎样的呢?
投毒事件经过
1964年时,北京中关村钱学森先生所住的中国科学院宿舍大楼里,几个安保人员眉头紧皱,慌慌张张在谈论什么。

原来,是他们偶然间发现钱学森先生的饭菜中竟然被投了毒。
多亏当时中央建议让钱学森搬进了阜成路8号,这才堪堪与特务投毒的时间勉强错开。
让钱学森先生能够躲过一劫,真是吓出了宿舍安保人员一身冷汗,在向中央汇报情况后,立刻引起了高度重视,大力排查起了凶手。
在中央原本的计划中,想要暗杀钱学森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钱学森一经回国,中央就给他配备了充足的保镖并充分隐藏了他的踪迹。
甚至还将刁九勃配备成为钱学森先生的警卫员秘书,充分保护他的人身安全。

在当时的中国,只有“四副两高”配备有警卫员秘书,足以表现中央对钱学森的高度重视。
之后,在刁九勃的严密保卫下,十几年间钱学森先先生都没有出什么意外。
而这次的投毒事件,却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险些让钱学森命丧黄泉。
在党的大力排查下,给钱学森先生的投毒的特务终于被捕,并坦言交代自己这次的目标就是钱学森。
这件事传到毛主席耳朵里后,一向小心谨慎,注重防患于未然的主席立刻开始了警觉。

他敏锐的意识到,这次的危机还没有结束,敌人还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虎视眈眈的盯着钱学森先生的生命。
只要稍有不慎,立刻就会造成难以挽回后果,于是毛主席连忙给周总理下达了命令,要求周总理彻底解决钱学森先生的安全隐患问题。
总理在接受到指示后,很快就做了十分周密的计划,随后请示给毛主席。
主席在看过后,十分同意周总理的安排,即便在这些安排中有一条明显不符合规矩。
但为了钱学森先生的安全,主席最终还是选择了破例, 随后批准了这条特殊的待遇。

破例的待遇
在周总理递给毛主席的一份有关保护钱学森的计划安排中,大多都合乎常理,唯有一个要求不太合适。
那就是给钱学森配备一个专用的食品安全化验员,这个待遇,别说十大元帅,就连主席都未曾拥有过,在我国可谓是开创了先例。
而为了确切的保护钱学森的性命,毛主席最终还是批准了,最后,在党中央的精挑细选下,他们选择了一位名叫段恩润的男子。
段恩润,曾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医护的工作,拥有丰富的医疗经验,行事细心冷静,值得依赖。
从1959年起,他就担任起了医疗化验员,来到北京后更是勤勤恳恳,受到中央的信任。

他凭借此前出色的医疗化验技术基础,在成功进修一段食品化验工作后,很快就有所成色。
后为了丰富他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党还专门派他进入国防部毒物检疫室进修。
之后,还给他配备了一台德国进口的蔡司显微镜用作工具,这可是全球都稀有的高精度显微镜,在当时的造价可是说是十分高昂。
就这样,在一些都准备好后,段恩润悄无声息的开始了食品检验工作。
即使他并不知道检验食物的人是谁,即使每次检验都很是枯燥,事无巨细。

但他还是勤勤恳恳的工作着,拼尽全力不想辜负党对他的信任。
此后,但凡是钱学森先生需要入口的每一份食物,都要经过提前的检验。
无论是正餐、小吃、又或是饮料和甜点,都要事前走过那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
那就是提前进行化验并留一小部分进入冰箱进行留样,直到完全确保安全后才能进行销毁。
时间紧,任务量大,段恩润的每一天无时无刻都在为了钱老食品安全操着心。

直到1970年,受到中央的指示,他才离开了相处几年的钱学森,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
结语
在段恩润给钱老当安全员的那段日子里,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发,从此拥有了真正的底牌。
当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保护了这么多年的老人,竟然是祖国两弹一勋的重要人物。
许多年以后,当钱老终于能够向外界表明身份时,他才意识到相处多年老人真正的身份。
那一刻,眼泪倾注而下,霎那间润湿了段恩润的整个眼眶,只有他才明白,作为国内被看重的科学家,每天的生活是多么的朴素。

没有山珍海味,没有满汉全席,只有那日复一日的粗茶淡饭。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钱老用自己的行动贯彻着党员的准则——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
参考资料
史帮利《钱学森家食品验毒》
许圣义、许昌浩《说说古今防范饭菜下毒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