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法特的错误,造就了巴勒斯坦的苦难,中国数十年前曾劝告未果

2025-03-24 1231


亚西尔·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的灵魂人物,扛起了民族斗争的大旗,带着巴勒斯坦人跟以色列斗了几十年。他1929年出生在埃及开罗,年轻时在大学学土木工程,后来却投身革命,1959年创立了法塔赫,1969年当上PLO主席,直到2004年去世。

他的生涯充满争议,有人把他捧成民族英雄,说他是巴勒斯坦的国父,有人却觉得他是拖后腿的祸首,把巴勒斯坦搞得更惨。

事实是,他的决策确实有不少失误,而这些失误跟巴勒斯坦几十年的苦难脱不了干系。

中国早在1970年代就劝过他,走和平谈判的路子,别老盯着极端手段,可惜他没听进去,结果呢?历史证明,这条路没走通,巴勒斯坦的苦日子还在继续。




阿拉法特出生在开罗,家里条件不算差,父亲是个商人,母亲去世后,他被送到耶路撒冷跟亲戚住了一段时间。1948年以色列建国,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他那时候才19岁,正在开罗大学读书,愣是扔下书本跑去参战,虽然没啥大作为,但这经历点燃了他的斗志。

后来他毕业,拿了个土木工程学位,去了科威特干活儿。可他没安心当工程师,1959年在科威特跟几个伙伴搞起了法塔赫,目标很直接——用武力把以色列赶出去,建立巴勒斯坦国。那会儿,他不信阿拉伯国家能帮上忙,觉得得靠自己干。

1960年代,法塔赫开始搞游击战,从约旦、黎巴嫩这些地方偷袭以色列。

1968年的卡拉梅战役是个转折点,法塔赫跟以色列军队正面干了一仗,虽然伤亡不小,但硬是顶住了对方的进攻,声势一下子起来了。阿拉法特借机进了PLO,第二年就当了主席。从那以后,他成了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头号人物,带着PLO到处搞袭击,弄得以色列头疼不已。




说到他的错误,第一个大坑就是管不住PLO内部的极端派。1970年,几个家伙在约旦劫了国际客机,还当众炸了,搞得全世界哗然,把PLO直接贴上了“恐怖组织”的标签。

慕尼黑奥运会,巴勒斯坦极端分子杀了一堆以色列运动员,这事儿更把PLO的声誉搞臭了。

1982年,还有人在伦敦刺杀了以色列大使,直接给了以色列借口,大手一挥就入侵了黎巴嫩,把PLO打得满地找牙,阿拉法特不得不带着人跑去突尼斯。

这些事儿,阿拉法特都没参与,可他定的规矩是不搞内斗、不清洗派系,结果呢?极端分子横行,他没法撇清关系,也没法收拾局面。




这就得说到中国给他的劝告了,中国跟PLO关系不浅,1964年阿拉法特第一次访华,就得了不少支持。

1970年代,周总理跟他见面,明确说了,世界局势变了,靠极端手段只会把自己搞孤立,能谈就谈,争取国际同情才是正道。

那时候,中国刚从自己的斗争中走出来,知道啥时候该硬,啥时候该软。可惜阿拉法特没听进去,他可能是觉得内部压力太大,怕压不住那些激进派,也可能是对以色列太不信任,总之他还是走老路子,带着PLO硬干。这选择直接让PLO在国际上越来越边缘化,本来能拉拢的支持全丢了。

1970年代,PLO在黎巴嫩混得风生水起,手里有两万正规军,5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实力不弱,完全可以跟以色列坐下来谈条件。

可因为极端分子到处搞乱,1978年和1982年以色列两次入侵黎巴嫩,把PLO的家底全砸烂了。1982年那次尤其惨,贝鲁特被围得水泄不通,PLO死伤无数,阿拉法特只能灰溜溜撤走。这时候,他要是早点听中国的话,把极端派收拾了,专心搞谈判,局面可能就不一样了。




到了1980年代,阿拉法特开始变招。

1988年,他在阿尔及尔宣布接受联合国决议,承认以色列的存在,还说不打算靠武力把以色列灭了。这是个大转弯,1993年他跟以色列总理拉宾签了《奥斯陆协议》,算是正式走上谈判桌。

这协议本来挺有希望,巴勒斯坦能逐步自治,西岸和加沙也有机会建国。1994年,他回加沙当了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主席,还拿了个诺贝尔和平奖,看起来像是苦尽甘来。可惜,好景不长。

《奥斯陆协议》签了没多久,1994年以色列刚从加沙撤出一部分,极端分子就搞了公交车爆炸,弄得以色列这边炸了锅,觉得“和平换土地”就是个笑话。1995年,拉宾被以色列极端分子刺杀,和平进程直接卡壳。

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又爆发,街头全是暴力,双方彻底撕破脸。阿拉法特夹在中间,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想压住极端派吧,已经晚了,人家压根不听他的,想硬干以色列吧,又没那个实力。结果,和平没谈成,PLO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中国那时候的劝告,其实是给他指了条明路。

1970年代,世界格局确实变了,冷战缓和,美国和苏联都在中东找平衡,巴勒斯坦要是能抓住机会,靠谈判争取国际支持,说不定早就站稳脚跟了。

可阿拉法特没走这条路,他老想着靠武力解决问题,或者用极端手段逼以色列让步。这想法在1960年代也许行得通,但到1970年代以后,世界看巴勒斯坦的眼神变了,觉得他们是麻烦制造者,不是受害者。这直接让巴勒斯坦在国际上吃了大亏。

再看看他后来的日子。2000年以后,局势越来越糟,阿拉法特被以色列围在拉马拉的总部,外面全是坦克,里面条件差得要命。

他身体也垮了,2004年10月病得不行,被送去法国抢救,11月11日死在巴黎,75岁。尸体运回拉马拉那天,街上人山人海,有人哭,有人开枪,既是送别,也是发泄。

他的死没给巴勒斯坦带来转机,反而内部分裂更严重,法塔赫和哈马斯打得不可开交,2007年哈马斯干脆占了加沙,西岸和加沙到现在还是两张皮。




说他是个英雄吧,他确实把巴勒斯坦问题推到了世界舞台上,没他,国际社会可能压根不care这个事儿。他跑遍全球拉支持,1974年在联合国大会上那场演讲,拿着橄榄枝和枪的比喻,至今还被人提起。

可说他是个失败者吧,也没错。折腾了半辈子,巴勒斯坦还是没建国,人民日子更苦,内部还乱成一团。他要是早点听中国的话,把精力放谈判上,少跟极端派纠缠,结局可能没这么惨。

2004年他去世后,巴勒斯坦的乱局更明显。法塔赫内部没个像样的接班人,哈马斯趁机崛起,两边斗得你死我活。加沙和西岸分裂,国际社会看着都头疼,想帮也不知道帮谁。阿拉法特在的时候,好歹还能镇住场面,他一走,巴勒斯坦直接散了架。

再回头看中国那次劝告,真的是金玉良言。周总理说的“能谈就谈”,其实是告诉他,别老想着靠极端手段吓唬人,那玩意儿迟早玩砸。国际社会不是看你多能打,而是看你多能忍,多能讲道理。

阿拉法特要是听进去,1970年代就能稳住阵脚,不至于到1980年代被打得满地跑。可他没听,结果PLO从一个有希望的组织,变成了四处碰壁的散兵游勇。




巴勒斯坦的苦难,当然不全是阿拉法特的错。以色列的扩张政策,美国的偏袒,中东国家的各怀鬼胎,都推了一把。

可他作为领头人,决策失误的责任跑不掉。他要是能管住极端派,专心谈条件,巴勒斯坦可能早就有了喘息的空间。

参考资料

阿拉法特:巴勒斯坦的民族之魂.人民网
评论列表 (0)
返回
发新帖
楼主前期主贴
  谭延闿为孙中山写墓碑,前后写了三百多稿,最终不肯落款!
  80年代你当年收入是多少?下馆子的话5元钱能吃到啥?能不能消费起
  在大集体生产队时期,社员的自留地是怎么回事?到底种不种粮食?
  天生绿瞳!清朝画家自称阴阳眼能见鬼,并画下了鬼的样子流传至今
  纳粹德国黑科技都有什么?
  夺冠后高举五星红旗的运动员,被台湾开除,台湾为何害怕他讲真话
  特朗普在俄乌冲突问题上要撂挑子了?
  美国:朋友,我是真心想要你兜里的钱!
  中国不怕脱钩,当美国还沉迷于关税游戏时,中国已在更广阔的战场
  美版“战忽局”的华裔专家,章家敦眼中的中国:不是崩溃就是威胁
  山东的“山”,到底指的是哪座山?很多山东人,自己都不知道
  双目失明的战神:史光柱从老山血火到人生战场的四次冲锋
  胡宗南十万大军压境,延安如何绝境求生?—转战陕北
  欧盟取消对中国车的关税,但要求每辆最低卖29万以上
  抗日战争唯一成建制歼灭一个日军师团的战役——万家岭战役
  蒋介石如何成为黄埔军校校长:背后的四大推手与个人机遇
  正在消失的蒙古国,选择错误的发展道路后果有多严重?
  中国要拆塔,日本死活不同意?到底有啥来头?是侵华历史的见证!
  民国有位周大仙,枪决时人们等着看他表演逃生仙法,结局十分尴尬
  宋朝人下馆子时,喊的“来二斤肉”是什么肉?别再以为是牛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