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这对“师徒”和解,说明相声真的完了

2024-09-08 2273


文 | 王重阳LP

2024年,《庆余年第二部》热播,郭麒麟没有缺席演出。

只是同2019年第一部播出时相比,演员本身的话题热度少了许多。

和看待德云社的那批人一样,人还是那些人,年岁长了几分,观感和意见也不同了。

但今年,或者再往前推两年,有人说德云社不行了,老郭不行了,“班主”之位在其没落时传给谁都无所谓。毕竟世道就是这样——

如日中天,位子就是面子。

门可罗雀,位子就是乐子。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德云社就是一个大型文艺演出经纪公司。所谓“师徒”之谊,“门派”创立之初可行。人少力量大,易聚焦,老大一言堂,精力集中,更容易教出一两个“接班人”。“摊子”铺大了,人不但多了,精力也会被分散,拉帮结派的多了。

早期的“儿徒”都成了股肱之臣,也都有了各自的山头。可即便在最辉煌的时候,他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一件事:

德云社即郭德纲,郭德纲即德云社。

没了老郭撑场子,“奶奶”们的饭圈文化走不了太远。

这是内地很多文艺团体和私营企业的特征。


在讲述主题前,我先表达一下对郭德纲的看法。

我认为郭德纲最有魅力的时候,恰恰是他早期的表演和言论,那个时候郭德纲还只是郭德纲,不是“老郭”,更不是“桃儿”。

老郭当年站在台上说的一通笑中带骂,若是如今,我坐在台下都替他捏把冷汗。

但观众最喜欢听的就是郭德纲骂“人”,至于他骂的都是什么“人”在此不便赘述,有心人可以找到他早期作品看一看。

正是凭着他那张嘴,在相声(也包括小品)越来越不受待见的本世纪初,郭德纲以一己之力撑住了德云社。

人红是非多。未成名时的郭德纲遭遇的冷言冷语如今已不可考,成名后的郭德纲如他段子里说的那样:

“吃一口唐僧肉长生不老,骂一句郭德纲大红大紫。”

北德纲,南韩寒,这两位爷曾经都是敢“逆天”的人物。

郭德纲的经历比韩寒坎坷,地域文化环境让他确实在当年险些遭遇“灭门”:

官媒点名批评,作品全部下架。

搁现在基本上可以认定“社会性死亡”。

我记得全民批判他的时候,有人说了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美国的航母都开到黄海了,咱们还在跟一个说相声的较劲。”

所以你看——

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一言难尽,又不好一阵见血。

郭德纲翻红,德云社正式开始饭圈化经营。已经成了“老郭”的郭德纲在台上也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们有的人起哄让我说些话,我说了,我倒霉了,你们都在看热闹……如今不比以前,我要养家,养那么一大群人……”

其实“小岳岳”岳云鹏是大家默认的接受老郭衣钵的弟子,也是无论外貌、体型和郭德纲最接近的人物。岳云鹏的师兄师弟们还在小剧场逗“奶奶”们时,岳云鹏已经和他师父一样开始进入影视圈。徒弟演的电影基本口碑票房都不错,师父却是演一部黄一部。这是师徒二人公开在舞台上说出来的事实。

而在郭德纲——岳云鹏之间,也正是德云社作为翻红的曲艺力量之时,一个人被刻意忽略了,他是郭德纲心中之痛,也是心中之恨。

这个人叫曹云金。

在钢丝眼中,在江湖“规矩”中,他应该叫“曹金”。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闹不明白当年这对师徒是怎么闹掰的,包括一些媒体报道,基本上也都只把矛盾聚焦在师徒“分钱不公”的问题上。

大家都无法想象当年郭德纲面临的处境,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那会儿都以为“郭德纲完了”。

上文中的描述也是在我极尽思虑后“过滤”出来的概述,即便如此也能看出郭德纲曾经的遭遇,那么德云社内部在当时是什么样也可窥见一二。

“说话没把门的,啥都敢说,这下好了吧!该!”这才是当年最真实的网络舆论主流。

所谓“打记者”“三俗”都只是一种表象。很多年后郭德纲同于谦说相声时表演了一个段子,于谦在台上直呼“郭德纲又打人了!”台下一阵哄笑,似乎大家都忘了那岔子事。

相对于封杀,郭德纲最在意的还是自己危难之时的众叛亲离。

尤其是外界公认的他的亲传弟子曹云金的离开。

师徒风波于那时还引发业内外关于“儿徒”规矩的讨论,这一点郭德纲确有过失,即便在他最红的时候我认为“时代不同了”:

老郭没有意识到本世纪初到整个2010年代,社会环境变化了,不再是他当徒弟的时候。

“儿徒”这个身份有两重含义——

一、你是我亲传弟子,继承我全部的本事。

二、你是我亲传弟子,是我的附庸,直到我死。

不信的话大家细琢磨《霸王别姬》里段小楼和程蝶衣的学艺历程,成年后两个人无论名气多大,班主一声呵,二位角儿照样得脱裤子挨板子。

这叫规矩。

老年间的规矩。

事实证明曹云金确实得到了郭德纲的真传,离开德云社后,曹云金开创了听云轩,虽然声势规模远远比不上郭德纲的德云社,但他竟然活到了今天,十几年了,侧面说明两件事:

曹云金和郭德纲一样,天生吃的就是这碗饭。

老郭教他时确实没留手。

甚至曹云金连拍戏都和郭德纲一样,拍一部黄一部。

只有一点,曹云金比郭德纲帅得有些明显,所以私生活的话题性比他曾经的师父多。



曹云金离开德云社的这十几年来,和郭德纲隔空斗气最热闹的时候,两个人分别都在公开场合调侃(辱骂)对方,2016年郭德纲“重修家谱”,此举激怒了曹云金,两人又开始了一阵骂战。

2017年开始,德云社走红于网络,郭德纲和力捧的徒弟们流行一时,舆论开始倾向德云社,曹云金在那些年处于下风。

有意思的是,彼时当红的郭德纲和于谦在台上讲的还是“三俗”居多,无外乎公公和儿媳妇的那点事,我的爸爸叫“老王”之类的。却没有人再找过他和德云社的麻烦。很多节目请他做嘉宾、做主持,他还带着徒弟们上综艺,俨然一副宗师气派。

说一声“报应”,满堂喝彩。

道一句“人情”,苦不堪言。

郭德纲睚眦必报、参透人生的人设立了起来。德云社的整体经营结构也愈发变得像一个大型演出经纪公司。

此时,隐藏在德云社里的危机已然出现:

徒弟小剧场呛观众、演出时发表不当言论、私生活不检点,甚至发生性侵丑闻。

如日方中时,这些问题自有粉丝辨经。一旦优势渐去,粉转路人,昔日里的小事情就会被放大。最重要的是——

郭德纲,老了。

或者说,油了。

当年那个“小黑胖子”往台上一站,满四九城竞相喝彩的本事不见了。

有人开始吐槽这么多年郭德纲和于谦来回来去就那么几个段子,甚至开始抄起了网梗,竟学“那些个不学好的人”,徒弟岳云鹏、儿子郭麒麟在“班主人选竞猜”中也渐渐让人失去了兴趣。

老郭没有认识到他常谈的“演出”场次,都和“质量”相关。

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前面说到过,以一人撑全场是内地民营企业的特征,郭德纲是德云社的班主,也是德云社的老板。虽然至今无人能够探知他低谷时的挣扎,但大家都看得出,真正成名后的郭德纲,最大的敌人不是如何创作,而是人情世故——

谁谁的嘉年华有他,谁谁的脱口秀有他,谁谁的新项目有他。

他错了吗?

没错。

摊子铺大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挣到钱。郭德纲要为自己的事业着想,也要为自己的品牌着想。演出一队和演出二队,“咖位”不一样,门票能卖出多少也不一样。不是所有“徒弟”都能做到像郭于二位的演出效果。

至于“儿徒”……

能入老郭眼的真没几个。

时间回到某年一档节目上,郭德纲带着几个徒弟现场表演,嘴瓢之际喊出了“曹云金”的名字,众人嬉笑掩过了尴尬。

他哭过,哭过很多次,因为曹云金。

这也是他多次在相声中说“我看人不准”的原因。



关于郭曹是否能够完成“世纪和解”的猜想中,有一个原因也许过于感性,但必须考虑进来:

年纪。

两人的年纪都不小了。

郭德纲今年51岁,曹云金今年38岁,都已人到中年。

人在不同年龄段看待事物和别人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客观地说,曹云金这些年在郭德纲的“威压”之下日子不一定好过,他可能已经理解了当年这位“前师父”的窘迫。那不是郭德纲口称“走了多少路,拿手机换馒头”的传奇,而是真真切切地在一种环境下的悲凉。

听云轩有粉丝吗?有,还不少。

曹云金也成了别人的师父,而且还放得开,他允许徒弟们在相声里说“德云社那边买卖好,我想去德云社”,对徒弟自曝在文玩市场遇到郭德纲喊了一声“师爷”也没有格外激动。反而他更关心德云社重修的家谱里还有没有他的名字。

曾几何时,观众在台下打趣说“听云轩”(繁体字)看着像“再干德云”,他笑得比谁都欢。可这对昔日的师徒在人到中年,历经沧桑后,也许对曾经自己与对方的种种过节多少会有感触。

郭德纲,曹云金,乃至德云社和听云轩里的一众相声艺人,说到底都是“江湖人”。

江湖人和读书人一样都有一个臭毛病:

知错可改,但不认。

大而化之地说,我认为这是中国人的通病:

认错了,似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

哪怕稍后通过言辞行为找补回来,也坚决不认。

这会让矛盾越积越深。

亲历郭德纲人生起落的旁观者如我,知道他几乎“社死”时的众叛亲离是什么滋味。常在台上说“典故”的郭德纲一定知道“树倒猢狲散”这句话,对于其他人,如合作伙伴和徒弟他大概是看不上眼也不便过多计较的,唯独曹云金。

能让老郭这种看尽人生冷暖、世态炎凉依然泪下的人不多,曹云金必须算一个。

只因为曹云金确实是真正意义上的儿徒:

一、你是我亲传弟子,继承我全部的本事。

二、你是我亲传弟子,是我的附庸,直到我死。

以岳云鹏为代表的一众徒弟们在所有访谈中都热切表达着对师父的爱,但他们都没有能够超越自己的师父。唯有曹云金,他能发扬光大,还能提升二创。

相声讲究说学逗唱,老郭的嗓子是一绝,能在相声舞台上跟老郭较一较唱功的人,除了曹云金以外,不是已经作古,就是还未出生。

老郭一身才华,都没有被徒弟和儿子继承下来。

问题是萦绕在他和曹云金身边的,除了是非对错,还有环境压迫。



随着郭德纲的老去,德云社的未来在哪里?

这个问题目前没人提及,或者干脆说,德云社的被关注度不及以往,所以没人替他操心。

2017年,一张德云社演出前排票能被黄牛炒到8000元以上,就这样还有人抢着买。

这个面子,大半都是郭德纲挣的。

他比曹云金可称“宗师”,这一点毋庸置疑。他白手起家,凭的就是天赋和作品质量。 

但这也是他的悲哀。

因为相声,论人,不论公式。不是别人简单分析“笑点”就以为能做好的一门艺术。

我在某部武侠小说里看到这样一个情节:

一位掌门人,凭借一双天生神力百炼成钢的手开创了一个门派,当他临终前看到门人拿着一对仿制的铁手时,他知道总有一天,这个门派会毁在这对“玩意”上。

郭德纲,极似小说中的掌门人。

尽管郭德纲是中国相声史上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人物,可是一一

郭德纲之后,还有相声吗?

也许就像于谦说的那样:

“没有了!我都死了哪儿还有好相声!”

实际上纵然还活着,好相声也少了。

我说郭德纲最有魅力的时候,恰恰就是他指天骂地,桀骜不驯的时候。那日里与众人评说,我道一句:

“别人欣赏你,喜欢你,甚至害怕你,尊敬你,处处以你为先……不会因为你听话吧?”

这话,送给所有人。

不听话的郭德纲,才是德云社的源起。

当他变得“听话”后,德云社就会随波逐流,逐渐沦为一种不同形式的附庸。

除了取悦“奶奶”们,调侃扒灰和于谦,还有什么能拿来说的?

当观众的兴奋点渐渐麻木后,也许就像老郭说的那样(大意):

“我有一群人要养,我怕。”

在某种程度上,曹云金也“不听话”,他不听郭德纲的话。

作为80后,他对“儿徒”这个概念不甚理解。德云社危难之时出走是他的污点,无论其中情由,他终究也犯了江湖大忌。

那时的德云社,不是公司,是传统曲艺江湖中的门派。

世上不如郭德纲的人有很多,不如曹云金的人也有很多。

但这些人安安稳稳地没有想过开宗立派,这是他们的幸运,也是郭德纲和曹云金的不幸。

若置于金庸的武侠世界,郭、曹的德云社、听云轩如少林、武当,说渊源、讲功夫,到底还是一家。

但终究抵不过世道、人心。

2024年3月24日,郭德纲在某平台直播间,在线观众瞬间超过十万。曹云金也献上了“大火箭”成为他的“榜六大哥”。

随后在近半年内,双方公开的言论也早已没了以前的火气。

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能看到这对曾经的师徒和解,但那时他们可能要面对的,和此刻一样: 

如何拯救中国相声、如何拯救中国曲艺、如何留住观众、如何让年轻人在笑骂间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以及——

如何让自己的这身“玩意儿”流传下去。
评论列表 (0)
返回
发新帖